(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)地震、熱浪、洪水、火山爆發、超級颱風、暴風雪、山崩,以及旱災,在2010年至少奪走25萬條人命,是1個多世代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1年,今年可說是地球反撲年。

 

今年死於天災的人數比過去40年來所有恐怖攻擊罹難者總和還多。

 

美國聯邦救難總署(FEMA)署長傅格特(CraigFugate)表示:「彷彿是接踵而至,一波波來襲。」救難總署在2010年處理的災難總數創下紀錄。

 

傳格特表示:「『百年一遇』一詞在今年的確失去意義。」

 

科學家和災難專家表示,多數時候,人類是咎由自取。

 

即使許多大災難似乎是出於偶發機會,人為因素讓今年成為死亡人數、財物損失、極端性和怪異性都特別高的1年,從狂暴氣象到地震等所有的天災都如此。

 

智利境內今年2月遭遇比海地1月地震強烈500多倍的強震襲擊,不過和海地相比,那個地區人口較少、建築物結構較佳,而且沒那麼貧窮。智利遭遇較強烈地震襲擊,但死亡人數不到1000人。

 

氣象科學家表示,受到人為的全球暖化影響,地球氣候也正逐漸改變,出現熱浪和洪水等極端天候。

 

今夏的1個天氣系統造成俄羅斯熾熱,卻在較為南方的巴基斯坦引發洪水,淹沒6萬2000平方英里、約為美國威斯康辛州(Wisconsin)大小的地區。這個集熱浪與風暴於一體的單一天氣系統造成將近1萬7000人喪生,比過去15年來全球所有空難罹難者總和還多。

 

肆虐2010年的極端天氣總數之驚人,是人為全球暖化的典型跡象。氣象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針對全球暖化提出警訊。他們估算,若沒有全球暖化的影響,在俄羅斯奪走人命的熱浪可能每10萬年才會發生1次。這個熱浪導致俄羅斯出現約攝氏44度的該國史上最高溫紀錄。

 

初步資料顯示,有18國的最炎熱天氣刷新紀錄。

 

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(Colorado)波爾德(Boulder)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(National Center forAtmospheric Research)氣候分析部門主管崔伯斯(Kevin Trenberth)表示:「若沒有全球暖化,這些(天候)事件不會發生。」

 

以下是2010年異常事件的回顧:

 

--死亡人數有多高:

 

海地強震、俄羅斯熱浪和巴基斯坦洪災是最大殺手,致命強震也襲擊智利、土耳其、中國與印尼。今年堪稱數十年來地震活動活躍度數一數二的1年,截至12月中為止,發生20起規模7.0或以上強震,相較於正常情況應為16起。今年追平自1970年以來發生最多起強烈地震紀錄,但這並非歷來新高。美國地震官員表示,今年也未明顯超出一般每年發生的強震次數。

 

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指出,水患光是在今年前9個月就已在59國造成逾6300人喪生。在美國,有30人死於田納西州(Tennessee)納希維爾(Nashville)的淹水災區。發生洪災的國家包括中國、義大利、印度、哥倫比亞和查德。超級颱風梅姬(Megi)挾帶時速超過320公里的強風,蹂躪菲律賓和中國部分地區。

 

據瑞士再保公司(Swiss Re)指出,今年截至11月30日止,有將近26萬人死於天災,2009年則為1萬5000人。世衛組織的統計則不到25萬人,不過世衛自9月30日後就未再更新數據。

 

對照來看,據美國國務院(State Department)和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(Lawrence LivermoreNational Laboratory)的報告指出,1968至2009年間死於恐怖主義的人不到11萬5000人。

 

根據世衛統計,上次出現天災奪走這麼多條人命,是在1983年,當時是因為衣索比亞發生旱災和饑荒。瑞士再保表示,這是自1976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1年。

 

慈善組織樂施會 (Oxfam)表示,今年天災造成的死亡案例中,有2萬1000例和天氣有關。

 

--災情有多不可思議:

 

冰島1座火山爆發,造成歐洲空中交通癱瘓多日,打亂700多萬人的旅程。剛果、瓜地馬拉、厄瓜多、菲律賓和印尼的火山爆發也讓民眾忙著避難。美國紐約市則遭遇罕見龍捲風襲擊。

 

南達科他州(South Dakota)7月降下將近約0.9公斤重、直徑約20公分的冰雹,締造美國新紀錄。導致這塊冰雹產生的暴風雨,是南達科他州今年宣告列為災難的7起不幸事件之一。

 

今年冬季奧運在氣候相對宜人的加拿大卑詩省(British Columbia)溫哥華(Vancouver)開幕時,降雪並不多;不過美國東岸卻被大雪封鎖。

 

今年10月,印尼在24小時內遭遇3起和大地有關的恐怖事件:規模7.7的地震、奪走500多條人命的海嘯,以及造成39萬多人逃命的火山爆發。在此之前,印尼今年遭遇水患、山崩和更多的地震襲擊,造成數以百計的人喪生。(譯者:中央社陳宜君)991220

arrow
arrow

    wiboy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